首頁>檢索頁>當前

中國式新鄉村教育的實踐探索* ——以甘肅省J縣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為例

發布時間:2025-06-13 作者:王富貴 來源:中國教育新聞網-《中國民族教育》

摘要:本文以甘肅省 J 縣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為案例,聚焦于中國式新鄉村教育的實踐探索,深入剖析其教育模式與實踐成果。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秉持“相信孩子,一起生長”的理念,構建了“蘋果谷”課程體系,涵蓋四大核心課程、空間課程與社區研學課程,實現跨學科融合與實踐創新。通過項目式學習、創新探究以及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,構建開放多元的教育生態。

關鍵詞:鄉村教育;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;鄉土課程;城鄉融合教育

近年來,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推進,鄉村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2024年,教育部召開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會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強調,“補齊補強鄉村教育的短板弱項,推動城鄉教育融合發展”。[1]為了適應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趨勢,鄉村教育必須從傳統模式向現代化、個性化、社會化方向轉型,構建更加開放、多元、靈活的教育生態系統,實現鄉村教育與鄉村社會的深度融合。在城鄉教育融合背景下,中國式新鄉村教育應運而生。

本文以甘肅省J縣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為案例,探索中國式新鄉村教育的實踐路徑。“金果之鄉”甘肅省J縣蘋果產業發達,不僅為當地經濟提供了重要支撐,也生成了重要的教育資源。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以蘋果產業為核心,通過自然生態教育的理念,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充滿活力與創意的學習樂園,構建“縣域資源共同體”,破解鄉村小規模學校高質量發展困境。

中國式新鄉村教育的內涵與價值

中國式新鄉村教育是在新時代背景下,結合中國鄉村的實際情況,探索出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新型教育模式,旨在通過保留并優化鄉村小規模學校,促進縣域內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與深度融合,充分挖掘并發揮鄉土文化的價值,凸顯鄉村學校的獨特功能與變革潛力,推動鄉村教育特色化發展,為縣域內的城鄉學生提供更加優質、適宜且富有地域特色的教育服務,培養具有鄉土情懷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未來人才。

中國式新鄉村教育的價值在于以下幾點。其一,深耕鄉村教育沃土,筑牢鄉村學生成長根基。立足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教育的現實需求,通過優化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、創新教育教學模式,為留守鄉村的兒童提供多元化、個性化的成長平臺,構建涵蓋鄉土情懷、文化素養、創新精神、實踐能力與身心健康的立體化教育體系,助力鄉村學生實現全面發展。其二,構建特色教育實踐場域,打造沉浸式育人新生態。依托鄉村自然人文資源,開發具有本地鄉土特色的課程集群,通過項目式學習、研學旅行、勞動教育等創新形式,為城鄉學生提供具身認知的實踐場域,夯實核心素養培養根基。其三,搭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橋梁,激活教育發展新動能。秉持開放辦學理念,建立“政府—學校—社會”協同育人機制,推動縣域教育資源優質均衡配置。其四,探索鄉村教育現代化新范式,開辟特色發展新路徑。立足鄉村教育“在地化”特征,創新“小而美、小而特”的辦學模式,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鄉村教育現代化方案,為中國教育現代化貢獻智慧。

中國式新鄉村教育的探索與實踐

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秉持“相信孩子,一起生長”的理念,以蘋果園為課堂,構建“蘋果谷”立體化課程體系,涵蓋四大核心課程、空間課程與社區研學課程,融合國家課程與地方特色,實現跨學科教育與實踐創新,以開放多元的教育生態,拓寬學生視野,助力鄉村教育發展。

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的理念。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將蘋果園作為天然課堂,強調教育與自然、生活的共生關系。其體現在以下幾點:第一,回歸自然的生命教育。通過四季蘋果種植實踐,引導學生觀察植物生長規律,理解生命的周期性與脆弱性,培養敬畏自然的生態意識。第二,鄉土文化的傳承創新。將蘋果產業、農耕技藝、紅色文化等融入課程。第三,個性化成長支持。利用智能平臺分析學生興趣與能力,提供定制化學習路徑。以蘋果為核心,立足生活,緊密關聯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時代背景,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,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、體驗和成長。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愿景為:一是注重教育公平底線。保障鄉村兒童就近接受優質教育,讓“每個生命笑著生長”。二是探尋村小內涵式發展的新可能。創立“根性”教育基地,將鄉土資源轉化為課程內容,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。三是打破學校壁壘,構建開放、包容的未來學習中心。整合城鄉資源,讓縣域內的孩子建立與家鄉生活的聯結,探索縣域教育融合教育發展模式,助力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實現。

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的立體化課程構建。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在課程體系構建上,充分融合了國家課程與地方特色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“蘋果谷”課程體系。這一體系不僅涵蓋了傳統的學科知識,還創新性地融入了與蘋果種植、地方文化、紅色教育等緊密相關的鄉土課程。“果香探源”課程將多學科知識融入一個主題或項目的學習中,在不斷地探究與體驗中,讓學生了解家鄉的人、事、物、景等,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的歷史與文化,涵養人格。“果藝繽紛”課程基于學生所處鄉土環境而設計,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、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等,通過美術創作等方式,提升學生的美學感知和創新思維。“果創未來”課程則以“人類經濟活動,投入和產出、決策和管理”為內容,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最終目的。它更關注學生的審辨思維與創新意識,更關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,以及個人成長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。“果殖生長”課程指向生命教育,引導學生在與蘋果春夏秋冬四季的陪伴中,向自然學習,汲取成長的營養。該課程從引導學生親近自然、熱愛自然,到深層次了解自我、珍愛生命的可貴,實現人生的價值。

除上述課程外,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還注重跨學科課程的綜合實踐。例如,“小蘋果經濟”課程通過“走進德美有機蘋果基地”“走進滴灌”實踐活動,設計未來蘋果園,鍛煉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;“數字素養”課程結合現代科技元素,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數字技術應用能力;“思政小蘋果”課程則通過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,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。這些課程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、寓教于樂的課程體系。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還注重將課程與社區、企業等外部資源相結合,開展研學旅行、社會實踐等活動,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、在學習中實踐,實現知識與技能的雙重提升。

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的課程實施與評價。在課程實施過程中,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注重實踐性、體驗性和創新性,強調實踐與體驗,根據課程特色和學生特點,設計了個性化的教學模式,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發展需求,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第一,開展項目式學習。在“果香探源”課程中,學生通過實地考察、采訪當地果農等方式,了解蘋果的生長過程和地方文化。第二,倡導創新與探究。在“果創未來”課程中,學生通過設計未來蘋果園、開展科技創新項目等方式,培養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;在“數字素養”課程中,學生們通過編程、數據分析等方式,培養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。同時,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還鼓勵學生參與課題研究、項目式學習等探究活動,讓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第三,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。一方面,學校與地方政府、企業等外部機構建立合作,共同開展教學活動。“蘋果百花園”現代有機蘋果種植課程教學就是學校與地方政府、企業等外部機構合作開展的。另一方面,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,開展線上教學、遠程協作等活動,讓學生在家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。

在學習評價方面,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建立了多元化的評價體系,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,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、創新能力、團隊協作能力,為每個學生繪制個性化的成長軌跡。除了教師評價、學生自我評價、同伴評價,還引入家長評價。家長通過觀察孩子的學習變化反饋學習效果,中心根據家長反饋完善課程與教學,形成雙向反饋機制,提升教學質量。在教學評價方面,引入逆向評價機制。學習者成為評價教師的核心主體,其反饋直接影響教師績效考核,促使教師關注學生需求,優化教學方法與內容。同時,鼓勵教師之間互相評價和學習,通過分享教學經驗和心得,共同提升教學質量。這種開放、包容的評價氛圍,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,為中心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的教育生態構建。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秉持開放辦學的理念,主張開放合作、共建共享,致力于構建一個開放多元的教育生態體系,鼓勵跨學科、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,積極與高校、科研機構、企業等建立合作關系。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與西北師范大學、北京聯想公益基金會等合作,引入優質教育資源,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發展機會。2024年,中心攜手西北師范大學、華中師范大學以及北京聯想公益基金會,共同啟動“小數苗”項目。通過整合各方資源,為鄉村學生提供優質、多元化的教育服務。在項目中,學生接觸到最新的數字化教育技術,在專家指導下開展基于蘋果產業的科學探究和創意實踐活動,拓寬了視野,獲得了更多成長機會。此外,教師團隊呈現多元化,支教人員、高校師生、當地藝人、專家學者等成為中心教師,促進了不同領域知識的共享與創新,構建了開放多元的教育生態。

中國式新鄉村教育以“小蘋果未來學習中心”為典型案例,展示了鄉村教育如何通過創新模式實現系統性變革。鄉村教育的振興需立足鄉土資源,通過自然生態教育、課程創新與社會協同,構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生態,打造資源優化整合、城鄉教育要素自由流動的鄉村教育教學場域。這種“以小見大”的實踐路徑,一定程度上為新時代鄉村教育振興提供了可復制、可推廣的“中國方案”。

參考文獻:

[1] 教育部召開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會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.http://www.moe.gov.cn/jyb_xwfb/gzdt_gzdt/moe_1485/202412/t20241230_1172646.html.

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“十四五”規劃2024年度一般課題“鄉村小規模學校多樣化發展的實踐研究”的研究成果。

(作者系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城川鎮大寨小學校長)

責任編輯:徐楊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關閱讀

最新發布
熱門標簽
點擊排行
熱點推薦
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m.junhanj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

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|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|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|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|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|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|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|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|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|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|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|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|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|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|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|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|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|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|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|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|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|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|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|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|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|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|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|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|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|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|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|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| heyzo亚洲精品日韩|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免费观看|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| 女人香蕉久久**毛片精品| 日本精品不卡视频|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|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看|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|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|